一、本組致力落實香港教育局《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》及《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》,通過系統化的課程與多元活動,培養學生:
堅實的國民身份認同:深化對國家歷史、文化與發展的認識,增強民族自豪感;
正面價值觀與品德:實踐尊重、責任、關愛、誠信等核心價值;
社會參與意識:推動服務學習與環保教育,培養學生對社區及國家的責任感;
健康生活與全球視野:促進身心健康,認識國家與世界的互動關係。
二、緊扣教育局指引,本學年聚焦以下四大範疇:
1. 國民教育與國家安全教育
升旗儀式規範化:每週舉行升旗禮,重要節日(國慶、憲法日、特區成立紀念日等)進行升旗儀式,強化學生對國旗、國歌的尊重。
國家安全教育融入課程:配合教育局「二十個重點領域」,透過學科整合、早會分享及「宣小自由講」活動,引導學生認識國家安全的重要性。
中華文化沉浸體驗:舉辦中華文化日(主題:琴棋書畫)、傳統節日活動、武術五步拳推廣等,結合視藝、音樂、體育科跨課程學習。
2. 服務學習與社區關懷
一人一職計劃:鼓勵學生承擔班級職務,培養責任感,並納入獎勵計劃評核。
愛心天使團隊:培訓高年級學生協助小一適應課及社區賣旗活動,深化服務精神。
感恩行動:推動食物捐贈、親子義工活動,連結學校與社區。
3. 健康與環保教育
健康飲食推廣:推行「至營學校認證計劃」、水果月、健康主題週,邀請家長參與試飯活動。
環保實踐:設立班級環保大使,參與「無冷氣夜」、「地球一小時」等環保行動,推動綠化校園及廢物回收。
宣小農夫計劃:學生輪值打理天台花園,實踐可持續生活。
4. 全方位學習與跨科協作
姊妹學校交流:組織國內藝術文化交流團,親身體驗國家發展。
多元活動整合:與閱讀組、視藝科、音樂科等合作,舉辦親子比賽、講座、展覽等,深化學習成效。
三、教學策略
透過以上活動,鼓勵學生 反思 (反省:檢討自己的表現、態度、行為),並作出行動 (實踐:自己能夠/應該做到甚麼)
舉辦國民常識展板或網上問答比賽,幫助學生認識中國歷史、文化及國家最新的發展。
四、 評估方式
透過同學分享、討論及工作冊子的答案,評估學生的價值取向。
透過觀察或活動,評估學生的行為表現。
按需要會採用問卷調查方式,評估學生的表現及蒐集老師的意見。